查看原文
其他

ICI国际会议║课程所杨晓哲副教授分享“新常态下科技创新与教育未来”

杨晓哲 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2024-09-27

11月7日,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主办的第18届上海国际课程论坛在丽娃河畔隆重举行。17位来自美国、英国、芬兰等国家和中国香港、大陆地区的课程与教学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围绕“课程与教学如何应对教育新常态”这一主题展开线上线下深度对话,探讨并分享课程与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为后疫情时代的课程与教学提供前瞻性的思考。

论坛汇聚了课程人的洞见,通过线上直播扩大论坛受益面,吸引了近1.8万名观众收看。为此,课程所精心整理了特邀专家们的报告视频与相关文字稿件,并已陆续在课程所B站账号(ECNU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和微信公众号同步分享,欢迎关注!

今天与大家分享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杨晓哲副教授的主题报告内容。

 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杨晓哲副教授

❖ 报告主题:新常态下科技创新与教育未来

❖ 报告视频:扫描下方二维码登录B站观看,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跳转。

❖ 报告全文:以下为杨晓哲副教授的报告全文(文中观点仅为学术交流),欢迎阅读!

各位老师,各位线上的观众朋友们,这是一场线上线下的分享,我看线上还有1.5万人,这是难以想象的,我们做一次培训,最多也就20人,做一场分享,最多也就三四百人。但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一个技术常态化,我们能对1.5万展开线上的、透过屏幕的智慧分享和共鸣,我相信我们应该传递出这样一种共鸣,而不是冷冰冰的技术和屏幕。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新常态下科技创新与教育未来”。我们一直提到教育跟技术处在赛跑的过程中,我们也非常清楚当教育能够满足技术发展的需求,就会给社会希望创造巨大的财富。而我们也非常有紧迫感,我们处在新一轮技术跃迁,教育暂时没有办法完全满足的这样一个状态。

当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其实我们都非常关注教育,也非常关注技术。我搜索了一下,从2015年到2020年,在百度搜索指数上,这两个关键词作为搜索指数,我们可以看到有两条清晰的曲线,一条是教育,一条是技术。那么大家的搜索量是搜索技术更多呢,还是搜索教育更多呢?事实上大家更关心的是教育,而非技术。在这样的技术统计上,我们可以感受到大家更关心教育,甚至是技术的两倍。

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到底在关心什么样的技术?有一张新技术成熟曲线图,描绘了我们不断新兴的各种各样的技术,其实我们每一次从新闻上听到各种各样的技术它不是突然而来,它有一个渐进过程。它从一种触发期到期望膨胀期,再到幻灭期、复苏期、成熟期,它是这样一个渐进的过程,技术有它自己的生长曲线。

所有的新兴技术,无论是5G、生物芯片、人工智能等等这些新兴技术,它不仅仅是我们新闻听到的一些事实,已然正在成为我们师生共同使用的工具。我们的学生非常乐于用这些新的技术在他们的学习过程中去完成一系列的创造,一系列的活动。我们的课桌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不仅仅是纸和笔,而是各种各样的技术的环境和条件。它让我们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像科学家一样去思考,像艺术家一样去创作,它是一个平等的、新的生态和环境。

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中,泰戈尔这句话依旧在提醒我们“永远不要以自己的学识去限制下一代人的发展,因为我们身处不同的时代”。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每位老师都需要经历更多的惊喜的一刻。这是我去年展开的面向很多老师的一个培训,我特别喜欢这张照片,可以看到不同学科的老师正在用计算思维的老师控制一辆无人机穿过一个呼拉圈,虽然是一个很技术的过程,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老师需要跟学生在新的技术环境下展开这样的惊喜课。只有让老师更多的体会到这样的惊喜课,师生才能够真的在新的技术环境下展开更多的创造和学习。没有标准答案,没有先知后教,共同面对不确定性的领域和学习的范畴是我们未来要面对的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

当我们看到新兴的技术给我们带来的无限的学习可能性,当然在教育教学的日常过程中,我们可能更需要关注成熟的技术。例如智能终端、直播、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在这样的一个大规模疫情的特殊情况下,我们开展了线上教学,首先想到的也是诸如此类的环境。

可以看到一位朴素的一线老师,当他开始线上教学,往往会非常精心地准备各种各样的无论是软件、硬件,光圈等等,尽可能的去设想各种各样的场景,要知道这在过去是不可思议的,老师很怕在课堂中加入一个技术变量,但是他们来到线下,一下子加了十几个技术的变量,但是我们老师都非常了不起完成了这样一次挑战。

并且在挑战的过程中他们思考教师其实不是主播,主播可能在屏幕面前去赞叹,去欣赏某个商品,去感染你。但教师不仅仅是如此,教师需要设计更多的学习过程,给予更多学习评价。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这样一个范畴中,教师是在广泛的合作,教师在扮演更多元的角色。有些时候是一对一的答疑,有些时候是测评,有些时候是视频的共享等等,在这样的探索中我们摸索出新的途径。

可以看到线上跟线下有非常多的不同,他们正在结合彼此的优势展开融合。

与此同时,我们也更要跳出另外一个视野去看到教育本身的线上线下融合与更大型的网络购物依旧有非常大的差距。我们可以看到,在网络商品购物中,已经形成了这样的一个全新的生态。它卖的不仅仅是商品,而是服务,用户的评价非常透明,可以用于商品的迭代。一种新的称呼形成一种新的关系,近邻的消失,千人千面,镜像的体验,情感的交织,还有新的群体的崛起。仅淘宝一个店家就有近一百万家的商铺,它是一个全新的分工,甚至是一种意义的认同和习惯的重塑,我们在淘宝上不买东西,就逛一逛,不下单也非常开心。在线上能不能也有这样一种体会,学习的愉悦感,能不能穿透屏幕?所以我们试着用这样一个视角去分析,就可以看到,左边我打了一系列的问号,其实是我们未来前行的方向。我们的线上教育或者线上线下融合的教育,能不能有这样新的生态的产生?我相信还有非常大可以设计和努力的空间。

但我想从学习者的视角,他们正在冒出来,我看网络上有个学生,他直播自己的学习,就这样一个直播的短片他就放着,他在直播学习,竟然有96万人看他学习。我不知道是一种怎样的体会和感受,但是他一直在分享,一直在直播学习,以这样的方式。在疫情期间,互联网创新特别厉害就有一个崭新的APP叫“同桌”,提供了一种新的房屋,视频连麦畅学,你在直播学习,别人也在直播学习,叫线上自习室。这种新的方式是不是陈霜叶老师提到的一种规训,转变一种规训的方式,调动学习者新的技术连接,这是我们更希望看到的线上线下融合,也就是在这样一种融合过程中,我们希望这样一种方式更加适合每个人。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生活就像骑自行车,只有在路上不断前行,才能保持平衡。线上线下就像骑自行车一样,你骑上去才能保持平衡。疫情终归是短暂的,这样一个触动是让我们有一次尝试的机会,但如果你没有持续性的骑车,就不可能耳边有阵阵的清风吹过。

最后来聊聊人工智能,其实人工智能并不复杂,虽然它非常绚烂,2045有可能来到人工智能的拐点。但其实国家每天都在使用人工智能,它甚至非常智能,但也没有那么智能。我们每个人的手机里面都装着各种各样人工智能应用程序,有一个应用程序很典型,叫形色,当你打开手机拍一张照片就可以检测每个植物是什么植物。但如果把形色的摄像头调转向自己,如果拍了一张自己的照片,或者让它识别我,结果形色告诉我,我是一个柿子,相似度有7.3%。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其实人工智能并没有那么智能,它充满了各种各样的bug。所以大多数人工智能都是弱人工智能,很难完成强人工智能的跨越。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我们把人工智能理解成这样一个充满bug的人工智能,但依旧对大多数领域产生了冲击。例如从重复性工作到创造性工作,特别是重复性、常规性和优化性的工作带来了非常大的冲击。在下图,各行各业都受到智能的冲击。但与此同时并没有把教师放在任何的位置,我们也会深深去思考,我们确实很不太敢把教师轻易地放在某个位置,我们很难直接理直气壮地把教师放在重复性的工作,好像太残酷了,但完全把教师放在创造性的工作,好像也还勉为其难。所以我们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但是我们需要看到这样的一个发展方向,需要去思考每天自己教师的工作时间有多少是在跟学生聊天,有多少在育人,有多少在处理学生的复杂事情。如果你有更多时间投入在这些方面,那么人工智能对你来说是一种新的赋能。

但无论如何职业总在转变,有人做了这样一个统计,60年代的人一辈子只干一件工作,70年代的人会到两个地方从事这个工作,这是指数级上升。到了00后的小朋友,今年我的学生已经有一些快接近00后了,他们将要经历16份工作,请不要担心,不要害怕,这是时代给你们的风暴,这是一种需要不断变化的场景,你需要终身学会学习,并且终身热爱学习。





赫拉利曾经说过“使人类社会维系与发展的一种重要力量,就是人群共同的想象”。过去我们有非常多的想象,今天我们需要讲述教育新的故事,需要有新的想象,这需要我们一起去重塑,这就是跟大家分享的新常态下科技创新与教育未来。当然我通过三位名人的话帮助我更有底气的说出这样的一些观点,我们需要一个师生共同探索的新型学习文化,学习线上线下融合的空间,需要群体价值重构,谈的还是课程的本质问题,学习的关系、学习的方式和学习的意义。这就是今天跟大家的分享,谢谢大家。


end


往期精彩
ICI国际会议


世界著名课程学者Ivor Goodson教授分享“新常态下的课程与教学”

宁波大学郑东辉教授分享“‘停课不停教’线上教学调查:基于浙苏鲁豫四省的数据”

雪城大学雷静教授分享“混合教学: 从研究到当前的教学实践”

课程所陈霜叶教授分享“逃避规训:疫情中的学习'非常态'及对教育新常态的启示”


为课程·为学生·为未来

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